美国“穷鬼超市”Dollar General:穿透经济缝隙的生存法则

日期:2025-07-29 21:15:39 / 人气:5



一、旅途中的“穷鬼超市”:底层生存的确定性锚点

在宾夕法尼亚州北部的小镇Coudersport,夜晚的街道寂静无声,唯有Dollar General亮黄色的招牌格外显眼。这家被称作“穷鬼超市”的连锁店,再次成为我们旅途中的物资补给站。从北卡罗来纳出发,穿越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到宾夕法尼亚,几乎每个小镇的公路出口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灰色的金属外墙、密密麻麻的货架、略显杂乱的陈列,以及微弱灯光下廉价随意的包装。

尽管商品品质“接地气”、价格甚至比预期更贵,但我们没有选择。在主流零售系统遗忘的“零售沙漠”地带,Dollar General提供的不是“理想”的消费体验,而是“基础的确定性”:一桶纯净水、一盒豆浆、一包奶酪,这些看似简单的物资,对旅人是安全感,对居民则是依赖感。正如儿子所言,Dollar General之于美国,类似红旗超市之于四川——它或许不是最光鲜的选择,却是渗透基层生活的毛细血管。

二、征服美国腹地的商业密码:低成本与精准定位

Dollar General被称为“穷鬼超市”,并非贬低,而是对其服务群体和品牌形象的精准概括。过去,它可能被中产及以上群体忽视,但如今,其财务报表和市场表现已让人无法轻视。截至2025年一季度,Dollar General在美国的门店数量突破20000家,是沃尔玛(约4600家)的4倍多,甚至超过星巴克与麦当劳的总和。过去一年,它平均每天新增1.67家店铺,选址精准锁定“零售沙漠”——那些人口密度尚可但被主流零售巨头忽视的小镇与乡村。

《纽约时报》的报道显示,约75%的美国人口住在距离Dollar General 5英里范围内。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和锈带地区,这些被经济变迁边缘化的区域,Dollar General的门店密度尤为集中。例如,西弗吉尼亚州的山区县城常有4家以上分店,德克萨斯州截至2025年初已有近2000家门店。它像一张细密的网,填补了大型超市无法覆盖的区域,维持着基层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

其成功背后是一套极致的成本控制体系:单店面积仅约7400平方英尺(远小于沃尔玛),多数选址无需开发新地皮,可快速启动;SKU控制在1万件以内(沃尔玛超10万),主打干货食品、清洁用品和低价生活必需品;劳动力成本极度压缩,平均每家门店员工不超10人,即便多个收银台也常仅一名收银员工作。这种“便宜、近、够用”的模式,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反而更显稳固——即便产品质量一般、购物体验不佳,人们仍愿意一周光顾两三次。正如投资分析师所言:“Dollar General并不卖梦,它只是卖得起。”

三、从“穷人超市”到全民选择:消费降级中的双向挤压

Dollar General的逆势增长,不仅是经济下行的产物,更是消费心理与社会结构双重作用的结果。过去,其“便宜、近、刚需”的品牌心智主要吸引低收入群体(据NRF Report 2023,超一半顾客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但2024 - 2025年美国经济进入“消费降级 + 通胀焦虑”周期,中高收入群体也开始“向下兼容”:价格敏感度上升,更偏好促销;消费策略化倾向明显,“薅羊毛”、多渠道对比、小额多频采购成为趋势。McKinsey & Company的调查显示,超40%的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家庭在通胀压力下转向折扣零售渠道,如Dollar General和Aldi。

这种“双向挤压”推动了Dollar General的财务爆发。2025年第一季度,其净销售额同比增长5.3%至104亿美元,营业利润提升5.5%达5.761亿美元,净利润增长7.9%至3.919亿美元,稀释每股收益增长7.9%至1.78美元。现金流表现强劲,经营现金流同比大增27.6%至8.472亿美元。市值与股价随之回升,年初至今上涨超49%,投资吸引力显著增强。

高收入消费者的加入,让Dollar General进入“量价齐升”的复利区间。它顺势推出DG Market与Popshelf子品牌,增加冷藏食品、家庭用品等品类,进一步拓宽客群。全球供应链与关税的不确定性刺激了“囤货式”购物,“日常低价 + 定期清仓”的机制契合了避险消费心理。NPD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美国“有计划囤货行为”同比增长11%。如今的Dollar General已不再是单纯的“穷人便利店”,而是当代美国广泛适用、被高低收入群体共同选择的底层确定性选项——它卡准了集体焦虑的价格缝隙,成为经济动荡中的生存刚需。

四、折扣零售的集体崛起:美国经济的结构镜像

Dollar General的崛起并非孤例。其竞争对手如Dollar Tree(16000多家门店,“一元商品”战略)、Family Dollar、Aldi(美国第三大连锁超市,覆盖40多个州,计划2025年新开225家门店)、Walmart和Target等,均在折扣零售行业占据领先地位。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国经济的底层支撑网络,折射出更深层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在主流零售巨头聚焦城市与中产消费升级时,这些“穷鬼超市”深入腹地,以低成本、高密度的布局服务被遗忘的群体。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商业现象,更是美国经济“二元结构”的生动注脚——一边是繁华的都市消费,一边是基层的生存刚需;一边是品牌溢价的高端市场,一边是价格敏感的大众需求。当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消费降级成为常态,这些穿透经济缝隙的“穷鬼超市”,或许正是理解美国社会真实面貌的一把钥匙。

夜幕降临,我们提着补给走向红色木屋旅馆。Dollar General的黄色招牌在身后渐暗,但它串起的不仅是我们的旅途,更是美国复杂经济生活的真实脉络——在这里,生存与消费、底层与主流、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正以最直接的方式交织共生。

作者:蓝狮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蓝狮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