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起航,开启极地探索新征程

日期:2025-11-03 11:04:29 / 人气:5



中新社上海11月1日消息,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于当日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起航,一场聚焦南极的科研探索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一、考察队伍与保障力量

(一)组织与参与主体

本次考察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精心组织,国内80余家单位踊跃参与,汇聚了500余名队员,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为考察任务提供了全方位的人才支撑。同时,考察队还邀请了来自泰国、智利、葡萄牙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彰显了此次考察的国际合作性质。

(二)保障船只

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船共同为考察队提供保障。这两艘极地科考船是我国极地考察的重要装备,具备强大的破冰能力和先进的科考设施,能够在南极复杂的冰区环境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为考察队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和作业支持,确保考察任务的顺利开展。

二、考察任务与目标

(一)推进秦岭站建设

继续推进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和系统优化。秦岭站作为我国在南极的重要科研基地,其配套设施的完善和系统的优化对于提升我国在南极的科研能力、保障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次考察,将进一步提升秦岭站的运行效率和科研水平,为我国南极科研事业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海域调查监测

对南极阿蒙森海、罗斯海和普里兹湾等南极重点海域开展业务化调查监测。这些海域是南极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监测有助于我国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海洋环境的状况以及气候变化对南极的影响,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海洋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科技计划项目与装备应用

开展国家五大类科技计划项目,推动国产技术装备的新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我国在南极科研领域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提升我国在南极科研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促进国产技术装备在南极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和改进,推动我国极地科考装备技术的发展。

(四)考察站文化建设

加强考察站文化建设。考察站文化是南极考察队的精神支柱,对于增强考察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传承和弘扬极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考察站文化建设活动,能够丰富考察队员的精神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为考察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精神动力。

(五)国际合作

深入推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南极科研、调查、后勤保障、科普教育、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南极科研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我国能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分享经验、资源和成果,共同推动南极科研事业的发展,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南极做出贡献。

三、考察时间安排

根据安排,此次南极考察队预计于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返回中国。在长达数月的考察期间,考察队员们将面临南极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科研任务,但他们将凭借专业的知识、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我国南极科研事业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作者:蓝狮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蓝狮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