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在“旋转门”中狂欢与迷思
日期:2025-10-24 17:50:25 / 人气:7

Sora2的爆火只用了一个晚上。在“邀请码+iOS系统限定+仅开放美加地区”的三重高门槛下,它上线即刷屏,不到五天登顶美国App Store应用榜榜首。这款实现原生音频、音画同步及一定故事性的AI应用,让全球网友集齐TikTok、ChatGPT、Sora三大“神技”,得以在网络上再造虚拟平行世界——从猫咪开赛车到奥特曼说相声,从养老虎恐龙到“AI版人类极限挑战”。然而,在生物伦理混乱、版权纠纷隐现的热闹背后,美国AI产业正踏入一场资本“旋转门”的循环,繁荣表象下暗藏盈利困境与泡沫隐忧。
一、“世界模型”期待下的资本狂欢
长期以来,全球AI产业呈现“美国做底层大模型,中国搞多元落地应用”的两极格局。美国聚焦下一代AI技术,将其视为科研助手与高端制造业回流的生产力工具,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报告中明确提及“世界模型”概念——这一让大模型理解真实世界的核心工具,需巨额算力与资本支撑。而Sora2因被专业人士定义为“目前全球最接近‘世界模型’的应用”,成为OpenAI撬动资本的关键支点。
OpenAI借此风光无限,截至目前已从特斯拉、微软、软银等企业募集不少于500亿美元资金,今年还收到英伟达最高1000亿美元融资计划,双方将共建总容量至少10吉瓦(GW)的AI数据中心。其“吸金效应”也辐射周边:甲骨文因与OpenAI签订3000亿美元算力协议,股价一夜暴涨40%;AMD凭借6吉瓦算力部署协议,3天股价暴涨43%。然而,美国AI产业多集中于toB业务,面向大众的“超级应用”仅有Sora、ChatGPT等少数几个,即便如2023年凭借《瞬息全宇宙》走红的Runway,盈利仍停留在千万美元级,万亿资本投入与微薄产出形成鲜明反差。
二、“旋转门”:资本循环的游戏
美国AI赛道的资本运作,堪称一场“左脚踩右脚”的循环游戏,被业内称为“旋转门”——资金循环永无止境,价值产出却遥遥无期。其路径清晰可见:以OpenAI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借爆款应用获取用户与数据,吸引资本注资;数百家科技公司向上游算力供应商采购服务,推动谷歌、亚马逊等公有云运营商财报飘红(2024年第四季度谷歌云业务增长30%,亚马逊、微软相关业务增长约19%);最终,盈利的云服务商向英伟达批量采购GPU,资本经英伟达再通过融资回到OpenAI,完成闭环。
这种循环下,OpenAI的财务数据颇为吊诡:2025上半年营收约43亿美元,研发支出却达67亿美元,未实现现金流转正,但其投入预算高达4500亿美元,估值更是飙升至5000亿美元。摩根大通报告显示,2025年美国风险投资总额的71%流向AI领域,远超2020年的14%;标普500指数的惊人涨幅也多来自AI相关企业。资本过度集中导致资源分配失衡,创新型小企业难以突围,市场面临多样性缺乏的系统性风险。高盛CEO大卫·所罗门警告,涌入AI的资本可能无法获得预期回报;亲历四次科技泡沫的杰瑞·卡普兰更直言,泡沫破裂时将拖垮整个经济。
三、内卷加剧:豪赌与搁浅并存
当盈利遥不可及时,美国AI产业陷入激烈内卷,资本成为内卷前线。今年年初,OpenAI、微软、甲骨文、软银等联手推出“星际之门”项目,计划四年投入5000亿美元——这一金额足以翻新美国铁路网8次。孙正义直言,未来10年AI将取代全球5%-10%的GDP(约9-18万亿美元),利益催动下,“新美股七姐妹”(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Meta、特斯拉)无一例外重注AI,微软、Meta等四家今年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预计达3200亿美元,占过去五年投入的一半以上。
但豪赌背后是惨痛代价:马斯克关停投入超10亿美元的超级计算机项目Dojo,承认其“走进进化死胡同”。即便如此,各大科技巨头仍在为AI业务持续输血,陷入“越看不到尽头,越需要故事与行动”的循环,只关心版本升级速度与发布时间,忽视投入产出比。
四、结语:喧嚣背后的价值回归
美国AI产业的当下,恰似中国电影的“经济上行期”——资本与创作者用“大片”堆砌短期繁荣,却忽视核心价值。如今,AI工具在内容创作领域压榨普通从业者,却在生物科技等领域展现真正潜力:药物研发中缩短10年试错周期,基因分析中找出抗衰靶点。AI的终极意义,并非创造社交爆款或内卷技术参数,而是突破人类认知与能力边界。
浪潮褪去时,唯有将技术深度融入产业、切实提升生产力的务实者才能稳住脚步。美国AI在“旋转门”中的狂欢终会落幕,回归价值本质,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
作者:蓝狮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太震撼了!马斯克的火箭“活着”...10-24
- 美国AI:在“旋转门”中狂欢与迷...10-24
- 美股一崩全球亏35万亿,财富要“...10-24
- 每个月房贷3500,意味着什么?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