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每年吃掉2.59公斤农药?
日期:2025-11-15 20:32:31 / 人气:7

核心观点
《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人》一文所提及的中国农药使用量相关数据是荒谬的谣言,该文在数据和描述上存在诸多问题,且文章底部常推销有机农产品。农药对现代农业至关重要,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控病虫害最有效的手段,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应相互融合。我国对农药实行严格登记管理制度,农药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生产端和应用端,可通过技术进步和规范行业来降低药害风险,我们应科学看待农药,将其与生态防治结合,而非盲目追求零农药。
主要内容
辟谣“人均每年吃掉2.59公斤农药”
• 数据离谱:2017年《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人》称中国一年用337万吨农药,占全球50%,人均年吞2.59公斤,每公顷用量是美国4.7倍,但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2 - 2023年中国农药使用量仅20 - 30万吨,位居全球第五,该文章数据与实际及自身描述矛盾。
• 数据混淆:文章中2014年中国农药使用量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成品农药实际规格,而FAO数据是农药折百量,两者统计口径不同。且国家统计局数据未考虑农药在作物上的实际残留量,即便假设农药全被人体吸收,其量也远超常人进食量。
• 推销嫌疑:这类文章在数据上混乱,缺乏专业常识,浏览页面底部常有推销有机农产品的痕迹。
农药对现代农业的意义
• 历史教训: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大饥荒和1942年河南蝗灾,因缺乏农药应对作物病害和虫害,导致严重悲剧。
• 保障粮食安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试验表明,缺乏化学农药保障,我国农业粮食安全和谷物自给难以实现,停止使用农药将导致作物减产,水果和蔬菜损失幅度大。
• 生态防治局限:生态防治病虫害受现实环境约束,效果有限,面对频发病虫害,仅靠生态防治不靠谱,化学防治仍是方便、稳定、有效、可靠且廉价的防治手段,尤其在突发性、入侵性生物灾害时无可替代。
• 综合防治: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并非对立,现实中常融合,我国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防治方式。
我国的农药管理制度
• 登记严格:我国对农药实行登记管理制度,一款合格合规的农药新品登记认证需历经至少五年严格考验,企业要委托权威第三方机构完成环境毒理性、产品毒理学、产品化学性质、室内生测、大田检测、农产品残留六大试验评估,之后提交国家相关部门,由多领域专家综合评审至少一年。
• 安全风险环节:在严格登记制度下,当前农药产品真正风险主要集中在生产端和应用端。生产端部分企业“借证”“套证”生产,以次充好;应用端商家盲目扩张引发药害,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用药能力导致用药不当。
• 技术提升:5G大数据与AI植保平台、植保无人机等技术应用,提升农药应用精确度,降低药害风险,推动农业从经验主义转向数据驱动。
• 组织保障:我国构建“四级一体”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如重庆綦江区整合多方力量,推动科技成果下沉,确保技术高效应用。
• 政策规范:国家推进“一证一品”政策,杜绝“借证”“套证”,促使农资销售渠道集中,规范农药行业,降低产品端与销售端潜在药害风险,虽过程漫长,但国家已明确方向。
科学看待农药
• 实事求是:农业生产关乎温饱,应实事求是,不能因理念扭曲现实,以意识形态否定农药,农药对提升人类温饱水平有重要作用。
• 结合防治:生态防治理念值得推崇,但应作为化学防治的有益补充,而非完全替代,要科学、生态地使用农药,避免盲目追求零农药乌托邦。
作者:蓝狮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一晃入行十年了11-15
- 人均每年吃掉2.59公斤农药?11-15
- 阿迪达斯下沉:抢滩三四线,是突...11-15
- 前瞻服之变:从日韩到美服的格局...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