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入行十年了

日期:2025-11-15 20:32:57 / 人气:11



下周星哥从事投资行业将满十年,他以Q&A的自问自答形式对这十年工作进行总结,分享了诸多宝贵经验与深刻感悟。

一、入行缘由

星哥大学时就对投资行业感兴趣,觉得其既有趣又有挑战性,读研时在头部机构实习遇到好老师积累经验,找工作时又机缘巧合遇到贵人带领入行,体现出人生中偶然与必然的交织。

二、一级市场赚钱要素

在一级市场赚钱需“天时地利人和”。要在正确时间入行,如2010年和2018年成立的基金DPI超1.0时间短于2015年左右成立的基金;身处正确赛道,不同时期应投资不同领域,像2014 - 2016年投TMT,2018年后投硬科技;所在机构有钱且领导愿意给投资机会;投资项目踏准节奏,如2015年后入行投资人项目集中退出时间为2016 - 2018年美股上市和2020 - 2022年A股注册制改革;减持时赶上二级市场好时候,注册制改革后A股结构化牛市特征明显,项目所在行业若未赶上二级牛市可能不赚钱甚至套牢;跟投且熬得住,项目退出时仍在机构,机构发carry且自己跟投。同时满足这六点的概率仅1.5625%,该行业呈现“二八分布”,2%的幸运儿赚走80%的收益。

三、遗憾与后悔的项目

(一)遗憾项目:迈瑞医疗

2016年拿到迈瑞医疗红筹回归额度,当时估值540亿,预期上市后乐观市值1000亿,但当时二级市场流行“炒小、炒新、炒差”,对行业龙头迈瑞估值低。几年后二级市场审美改变,迈瑞医疗投资人2019年底解禁时普遍获5 - 8倍回报,星哥虽遗憾但类似故事不断上演。

(二)后悔项目类型

刚入行时因低认知和没见过好公司,投了多家“地摊货”。血泪教训是若看好某行业,应投或至少看过行业前三的公司,若都下不去手就不要投,避免因想投便宜而选排名靠后或初创期公司,九成可能是坑。

四、最大经验与教训

(一)投资逻辑需随市场变化

没有一成不变的投资逻辑,不能一味照搬巴菲特的“长坡厚雪”逻辑,职业投资人应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投资决策。
(二)投共识与非共识的考量

投共识还是非共识由基金资金属性和投资人能力决定。基金资金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低,投共识不会错;投资人赌性低、无超越行业认识和远见,也应投共识;只有具备超长线/高风险承受能力的资金和高行业认知时,才可投非共识,这种情况在行业内概率不到10%。
(三)避免fomo情况

一级市场超长周期和极低流动性放大了羊群效应,抢额度的项目大多没好结果,除非极少数立刻上市的幸运儿。
(四)谨慎投资

投资人应多收集市场信息、多聊项目、多分析判断,项目满足严格标准后果断出手。股权投资行业满足大数定理,不分青红皂白在同一行业大量投资本质是买行业发展指数,即便投到牛逼项目可能也只是蜻蜓点水。

五、成功投资人的核心能力

投资行业不缺有钱、运气好、认知高和聪明的人,真正的大佬,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有稳定的内核。在行业低谷熬得住,高潮时稳得住,遭遇挫折不悲观,遇到成功不自满。

六、一级市场的变化

星哥入行时一级市场百花齐放,投资人有美元、人民币等多种类型,创业者有藤校海龟、清北博士等不同背景,行业涵盖互联网 + 等众多领域。而近十年一级市场越来越“无聊”,行业“审美”趋于一致,国资在投资人中占主导,创业者多为理工科教授/博士,行业集中在硬科技,审美趋同造成部分行业极致估值泡沫。

七、未来有机会的赛道

(一)“好生意”角度

围绕“小登”(潮玩、卡牌等)和“老登”(银发经济)的行业是好行业,“小登”花父母钱,“老登”有改革开放红利。但这类“好生意”中合规上市企业少,投资需特殊安排。
(二)“好项目”角度

从“好项目”角度,重点研究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参考十五五规划,投资行业头部的有行业共识或重点省市力推的项目,上市后收益看运气。

八、对未来一级市场的看法

股权投资行业已走到生命周期的成熟期。20年前是小众行业,10年前“出圈”,5年前国资入场后成为国家支持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抓手。行业只有在0 - 1非共识和1 - 10出圈阶段有超额收益,进入10 - 100阶段只能获平均收益。未来股权投资机构类似10年前的“城投公司”,赚政策定向放水后溢出的流动性。

九、一级投资人的出路

(一)调整心态

对于普通一级市场从业者,要做好心态建设,把投资工作当成普通工作,减少落差感,认识到一夜暴富和一投成名是极少数幸运儿的事。
(二)积累资源

若有创业或加入创业公司的打算,把工作当成多轮看牌的机会,获取信息、认识人、积攒口碑和资源,找到符合投资逻辑并愿意all in的机会。

作者:蓝狮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蓝狮娱乐 版权所有